池州十一中: 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百年荣光

安徽网池州消息 在池州市主城区秋浦中路,有一所古朴的学校——池州市第十一中学。步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教学楼前的一座百年九鼎,鼎文铭记着这座校园的厚重历史和红色底蕴;向教学楼左侧走去,校园文化墙上详细记录着新时代全体师生的教育教学风采;走过教学楼,赫然看见的是百年贵中校史墙上,一块块浮雕再现了百年来全体贵中人爱国、奋进的风采;抬头看去,“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12个立体字正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百年老校的红色记忆

池州市第十一中学,地处百年老校——安徽省贵池中学的老校区,一脉相承于这历史悠久的学校,而贵池中学的百余年校史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

1902年,贵池县立高等小学堂创立,1926年升格为贵池县立初级中学。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党员凌霄从广州回到故乡贵池,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与贵池县立初级中学教师洪人英等共产党员以学校为活动基地,秘密成立中共贵池特支,凌霄当选为特支书记兼组织委员,洪人英任宣传委员。

在中共贵池特支的领导下,学校进步师生积极宣传革命道理,散传单、搞工运,使得反共当局深为不安。1929年2月,国民党贵池县党部执行委员胡珩调任学校校长,破坏学运,激起了全校师生的愤慨。凌霄亲自指导党员教师组织师生进行“倒胡”斗争,迫使胡珩等人于1929年8月他调,由思想开明、同情革命的俞根石继任校长,为贵中学运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1930年8月,贵池特支发展为贵池县委,学校教师洪人英任书记,组织委员孙佐华,凌霄负责武装工作。10月,就在贵池县委迭遭破坏的时候,学校党员章难生、张少寅、刘炳辰和五职学生曹可鸿,也于1930年组成了“中共贵池县委”,以“东来旅馆”(张少寅的家)为活动“机关”。

1937年底,日寇向长江流域推进,且空袭贵池。学校师生开启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流亡、西迁史。从皖南到湘西,“抗日救国、奋发图强”的思想厚植于每一位贵中人的心中,更播撒在2000里征途上。

1949年8月,安徽省立贵池中学与贵池县初级中学合并,至此,学校成为初中、高中、师范兼备的完全中学。当年秋季开学一周后,学校成立学生会、组建共青团,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如办夜校、出黑板报、演街头剧、跳秧歌舞、街头演讲等。1991年,贵池中学选派本校优秀党员教职员工到班级团支部担任党代表,并被《中国青年报》宣传报道。

百年的历史孕育了学校“爱国奋进”的精神传统,培养出一代代报效祖国的英才。他们中有曾受到毛主席接见和邓小平通令嘉奖的导弹专家江绍华,有荣获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的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导鲍家声,有曾获第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他们带着母校的品格,用终生报效祖国。

百年老校的红色印记

2005年,安徽省贵池中学将初中部搬迁至池州市主城区百牙东路,组建贵池中学秋浦分校。2009年9月,贵池中学秋浦分校更名为池州市第十一中学,回迁至贵池中学老校区。

回到老校区,如何继承和发扬老校区的百年荣光,适应新时代对教育的崭新要求,这是第十一中学回迁后面临的新课题。学校给出的答案是:激活百年老校的红色基因,充分利用自身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日常教学以及各种活动中,深耕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信仰之火熊熊不灭,红色精神生生不息。

学校首先从校园红色文化环境创设开始。老校区有着厚重的红色基因,校园里有建于1955年的池州市首批“历史建筑”——老图书馆,有在学校建设时挖出来的百年石柱础,还有年近半百的老松树、老樟树等。学校将光荣的革命历史内化为校园精神财富,推进红色资源保护挖掘。将90个石柱础看似随意地置放在校园教学楼下、草丛中、林荫小道两侧。打造浮雕墙,再现学校从创建到蓬勃发展的艰辛历程,构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矩阵。“我们把学校里的红色基因集中在学生行进、逗留处,让校史墙、紫藤架、文化长廊、宣传展板会‘说话’。我们还组建了红领巾讲解团,让学生们在历史面前不再只是听众,也成为讲述者。”池州市第十一中学党总支书记黄立明说,“无论是前来参观的客人,还是本校的师生,都可以在漫步校园时感悟校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随后,学校通过校本课程传递红色精神。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加入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指导相关学科教师进行教材编写工作。在众人齐心协力下,池州市第十一中学形成了“遇见美好”校本课程。其中,依据中国共产党在学校开展革命活动、播下革命火种的历程,贵中人循脉而行,依史而建,从红色校史之脉梳理红色资源,设计课程内容,编写出红色校本教材《遇见百年印记》《遇见向善向上》。

百年老校的红色实践

目前,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学校已形成“学习红色校史,感悟文化精神”“开展红色研学,重温峥嵘岁月”“展示师生风采,凝练爱国精神”三大校本课程。

学习红色校史,感悟红色精神。依托《遇见百年印记》《遇见向善向上》红色教材,安排党员辅导员下沉到对应班级“送”党史;安排团队辅导员利用校史资源“讲”红色校园党史;安排红领巾讲解员宣讲党的故事,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外,发挥课堂主阵地的教育功能,以思政、历史老师为主,将四史学习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爱党、学生爱国的情感。

开展红色研学,重温峥嵘岁月。池州大地是一片蕴含着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扫墓活动、前往中共沿江中心县委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学雷锋精神,做美德少年”主题实践活动、为贵池区福利院捐款等,丰富多彩的红色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经历中,逐步将红色精神文化转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

展示师生风采,凝练爱国精神。学生方面,通过宣讲党的故事、诵读红色经典、国旗下演讲以及征文、书画、合唱比赛等,让爱国精神融入学生血脉,让红色基因成为学生的文化底色。教师方面,一方面通过挖掘红色校史资源的教育价值,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历史课教育教学,培育大思政精品课;另一方面,一对一安排党员辅导员担任各班“副班主任”,并选派党员教师参加精品党课评选等赛事活动,通过传播红色文化,历练品行修养,提升师德师能。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百年荣光。如今,池州市第十一中学通过一个又一个见缝插针、实实在在的红色实践,聚沙成塔,潜移默化地激励着全体师生汲取红色力量、传承红色血脉。那一抹动人的“贵中红”将永不褪色!

唐馥娴

安徽网池州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池州市,红色文化,校史,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