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贵池: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安徽网池州消息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虽然传统产业曾在贵池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贵池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围绕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新路径,大力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质生产力之路。

在今年国庆期间举办的“大美牛头山”摄影作品展上,有这样一组作品格外引人注意——夕阳下,鳞次栉比的厂房笼罩在金色的余晖中,林立的港机与远处繁忙的长江主航道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火热的生产画卷‌。这就是从740多幅(组)投稿中脱颖而出,获得摄影展一等奖的作品——《火热的前江》。

《火热的前江》组图 丁永清 摄

“‘前江’也就是现在池州高新区西区,不过很多老贵池人还是习惯称之为‘前江园区’。成立近20年来,西区一直以特钢制品、铜金制品、铝制品精深加工等领域见长,是安徽省皖江地区重要的冶金及冶金辅料基地,也是贵池西部传统产业板块的集聚地,更是贵池区经济重要的增长极。特别是近些年,还能一直能保持这番‘火热’,西区属实不易。”看到如此火热的场景,池州高新区经贸发展局副局长杨润海忍不住感慨道。

前些年,由于全球经济的波动、国家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行业技术的革新,国内一大批传统产业遭遇发展困难,不少企业业绩下滑,更有甚者濒临破产。而以传统冶金制造业起家的池州高新区西区不少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挑战。

是熄灭炉火“另起炉灶”,还是“凤凰涅槃”焕新出发?贵池不仅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同时也引导传统产业瞄准生产工艺、市场需求的痛点、难点、堵点,不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投身实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从濒临破产的传统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冶炼企业基础上破土重生而来的新能源科技金属和新材料稀贵金属生产企业。走进该公司总投资50亿元的铜基新材料循环产业园项目现场,只见建筑工人们在钢筋桁架间穿行,勾勒出项目拔地而起的线条,大干快干的奋进热潮扑面而来。

“该项目分为两期,目前一期工程已于2021年3月全面达产,具备年选别矿物(含原矿和渣矿)100万吨,火法冶炼阳极铜12万吨,烟气制酸55万吨的生产能力。在单位产品能耗、大气污染物和废水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出货量稳坐国内矿炼阳极铜细分市场头把交椅。”该公司总经理李智说道。依托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打下的坚实基础,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在材料供应紧张、副产品销售困难、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的叠加下,依然保持逆势增长,实现产销两旺,实现工业总产值75.75亿元,并有望在年底前跨过产值百亿元的门槛。

尝到了“技改提升”的甜头,该公司随即于今年1月启动了二期工程。经过近一年的建设,目前二期工程部分子项目已经完成验收并投运试生产。“这是此次新建成的硫酸吸收热回收节能装置,它可以回收烟气制酸过程中的吸收热制备蒸汽自用,预计年产1.0兆帕蒸汽20万吨以上,节能规模折合标煤超过1.8万吨,而公司目前年总能耗也才1.76万吨标煤。也就是说,它的建成投运,将让友进冠华成为名副其实的‘负能耗’企业。”李智表示,二期工程所有子项目预计将于明年10月全部建成。届时,铜基新材料循环产业园将形成完整的铜及稀贵金属冶炼产业链,预计年新增产值110亿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友进冠华公司的“涅槃重生”,正是西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二次生长的一个缩影。如今,一个个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含智量高的项目正在炙热的炉火旁、轰鸣的机器边加速推进,释放着西区向“新”求变的强烈信号。

《火热的前江》组图 丁永清 摄

“当前,我们围绕‘两钢一铜一铝’等传统制造业,推进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积极向新材料等新兴领域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杨润海表示。此外,围绕下游市场更加广阔的特种钢材、稀贵金属冶炼和精密铸件等方向,西区瞄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材料、机床部件材料、电子电器材料、机械材料等领域,积极招引链上企业签约落户,推动传统产业延链发展。

在离友进冠华公司仅仅300米远的厂房内,池州市伟宏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再生铝及铝制品技术改造项目也正在加紧推进。“这是公司能否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项目。建成投产后,我们将采用‘铝液直供’的方式,为下游多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供货。在本地就能拥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也信心倍增。”池州市伟宏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洪道岳说道。

据洪道岳介绍,以“铝液直供”模式吸引下游企业落户,是伟宏铝业与园区互相配合、共同探索而出的“以商招商”“延链发展”新路径。其中,企业负责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解决“铝液直供”技术难题;而园区则在项目规划、企业招引上精准发力,让“铝液直供”的实现成为可能。以链群培育为主线,目前这里已有池州力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欣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常崟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璟民科技有限公司、池州中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5家下游企业陆续签约落户,园区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正逐渐形成集聚效应。

而作为“铝液直供”模式的直接受益方,安徽欣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明阳坦言,之所以选择落户贵池,与上游企业的吸引力密不可分。据初步测算,依托伟宏铝业“铝液直供”优势,该企业能减少原料损耗1%至1.5%,每吨产品降低成本约700元,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在供货市场长期稳定向好的预期下,洪道岳也表示,企业计划在后续生产中引入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深度融入汽车产业供应链,与力恒、欣天成等下游企业一起,抱团发展。

《火热的前江》组图 丁永清 摄

“西区滨临长江,土地资源丰富,水路运输便利,又有大企业、大制造的深厚底蕴,是实现绿色化、数智化循环经济的理想园区。”杨润海表示,未来,池州高新区西区将继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形成循环制造产业链,以奋勇争先的姿态紧跟时代发展节拍,在这片“火热”的大地上向“新”出发。(韩亚东)

安徽网池州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贵池区,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