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初春时节,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湿地公园内万余株樱花、桃花、玉兰、海棠等竞相开放,如云似雪,市民游客踏春赏花,一幅白粉交织、清新雅致的春景图徐徐铺展。
盛夏八月,平天湖“水上天路”火爆出圈,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阳光下倒映的蓝天白云、12平方公里浩淼的湖泊、高达95%的森林覆盖率……随着螺旋桨轰鸣声响起,直升机缓缓离地腾空,诗仙李白笔下的“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平天湖风貌尽收眼底。
冬日里,月亮湖迎来候鸟迁徙期。白鹤、小天鹅、鸿雁、豆雁、灰雁等2万余只候鸟在此栖息。它们时而三五成群盘旋于湿地上空,时而降落浅水中觅食,一派生机勃勃、野趣盎然的场景。
……
“紧紧围绕‘为池州市创新赋能、为东部三区配套、为中心城区服务’,坚持‘生态+科技+产业’的思路,聚力发展科创服务、会展赛事、休闲康养、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态,奋力打造科创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新的发展时期,平天湖风景区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为池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平天湖风景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3亿元。累计发放汽车消费券200万元、家居建材消费券200万元,带动消费约1.7亿元……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平天湖风景区干部群众的实干担当和改革创新中,一座新城的光荣与梦想被镌刻成型。
“产”的支撑在增强,“颜值”变“产值”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产业的形成,离不开平台、技术、资金、应用、人才等要素的集聚。在平天湖畔,一系列面向未来的产业要素正如同化学反应中的活跃分子一样被吸纳、汇聚。
会展业被看作是激活消费潜能的“黄金赛道”。平天湖风景区通过线上+线下、临时展与常年展相结合,不断增强会展经济的高质量溢出效应,努力做到“月月有展会”。2024年以来,依托池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重点会议论坛节庆活动30余场次,展览面积达11.76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6场。
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园区不断升级迭代,吸引了140余家企业相继入驻;经过多年布局,风景区物流业发展整体呈现“一园多节点”格局,池州邮政区域物流分拨中心正在规划建设……截至目前,平天湖风景区已建成14个专业市场,培育132家限上和规上服务业主体,服务6000余家注册企业,管理1.2万家市场经营主体。
2024池州马拉松、摩旅骑行等赛事在平天湖畔展示速度与激情;葡萄园伊美宴会中心、亚朵酒店竣工营业,东榕酒店改建项目按时序推进,环湖商务酒店群初步形成;红星美凯龙池州徽商城商场正式开业,汽车集聚区年营收稳定在35亿元以上;安徽珩翊禾水利工程总部项目等6个亿元项目签约落地;路亚总部及产业基地等8个亿元项目达成意向… …平天湖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今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从国家到地方层层叠加,带动店内客流量和汽车销量有明显增加,我们三个门店累计销售1300余辆车,同比增长50%。”池州奇瑞伯爵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朱佐信说。2024年,平天湖汽车交易市场集聚区汽车零售额达31.5亿元,同比增长9.8%。
“开业以来,累计销售额2500万元,直播销售额800万元。”红星美凯龙池州徽商城商场总经理柯进进说。目前,已有芝华仕、海尔卡萨帝、梦百合等70多家知名建材家居品牌相继入驻,市民选购家居、建材、软装、电器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而在投资2亿元的东榕酒店改建项目现场,原先的酒店样貌已不复存在,工人们在工地上来来往往,有序地进行工地防护、路面硬化等工作。“目前我们处于前期准备阶段,预计春节后正式开工建设,2026年上半年能完工并交付使用。”东榕酒店改建项目工程部总监吴建云介绍说。
如今,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平天湖风景区新的经济增长极,驱动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城市不断焕发新活力!
“景”的品牌在凸显,“流量”变“留量”
依水而生,因水而兴。
“安徽平天湖,天空在湖面上绘下一幅杰作。驾车来到这里,犹如在云朵间滑行,与倒影共舞。”2024年7月24日,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通过社交媒体向海外推介平天湖绝美风景,相关视频热度一直在上升中。这是继外交部前发言人赵立坚、汪文斌之后,外交部领导再次向世界推介平天湖美景。
如今的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38.49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池州古城、杏花村风景区遥相呼应,共同塑造了池州独特的“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景观。
“齐山平天湖自然科技探索之旅”研学游品牌累计吸引50000余人次参加;齐山文化馆(忠廉堂)建成开放;“平湖听月”雅集体验重磅推出;“平天里”风帆营地成为年轻人热门打卡地;直升飞机低空游览项目解锁水上“天路”空中视角……今年以来,平天湖风景区聚焦市场需要和群众需求,持续开辟新场景、新业态,创新打造各类鲜活IP,培育文旅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年接待游客约3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6亿元。
“绚烂的晚霞恢宏无比,时而似霓裳轻舞,时而又婉若游龙,飞驰在百米高的天空中,你会发现,山水都不一样了,让人真切感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游客王洪说。
随着短视频在海内外的广泛传播,国际友人也对平天湖充满了向往之情。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区法中友好协会主席皮埃尔·马尼安·费罗在游览平天湖时也表示,“我觉得池州人很幸运,能在市中心拥有这个湖,这里既能看到仿古建筑、呼吸到新鲜空气,又和城市离得这么近,闲暇时来湖边放松,忘却日常生活中的烦恼,这对国内外游客都很有吸引力。”
前不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了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入选。平天湖风景区积极探索“出圈”变“破圈”,“爆火”变“长红”的转化途径,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构建“莲花台—平天里—天路—望华楼—会展中心—齐街—樱花大道”的环平天湖文旅经济圈,持续创新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今年的平天湖真是太让人惊喜,粉黛子花海、直升飞机、雅集夜市等花样层出不穷,我的外地朋友们被‘天路’吸引而来,也都感叹这里太‘宝藏’啦!”市民刘慈说。
“城”的优势在放大,且怀“诗意”赴“远方”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
平天湖是池州“古十景”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发展,平天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风貌。“这片湖泊不仅是城市空间结构中的‘绿心’,更是涵养城市的‘绿肺’和‘天然氧吧’,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永红说。
入冬以来,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月亮湖像往年一样,野生小天鹅、鸿雁、灰雁等冬候鸟如约而至,越冬候鸟种类和数量均超去年同期。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月亮湖白鹤数量最多时达到15只,且东方白鹳、白琵鹭、黑翅长脚鹬成了湿地常客。
湿地周边的绿色围挡处,不少游客正兴致勃勃地观察鸟儿的各种姿态。“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和老伴过来看鸟,也不用相机或者望远镜,肉眼就能看到它们,觉得可有趣了。”市民刘俊说。
人鸟和谐共处是平天湖风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平天湖风景区按照“城市就是一座大景区”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聚力推动平天湖风景区从“城市景区”向“景区城市”转变。
“ 景是越来越美了,路是越来越宽了,生活越来越便利。”池州市民蒋伟是豪丰国际家居城的一名工作人员,家住天堂湖新区。永明西路下穿宁安客专工程通车后,他感觉上下班确实方便了不少。“以前都要从体育馆那边绕道,一趟至少得花15分钟左右,现在从永明西路直接过来只要5分钟。”
青通路、东至路、碧桂园路、致远路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官港路桥及连接线建设工程按时序推进,让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祥云路中学、月亮湖小学扩建(二期)等工程全面启动,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零工市场开拓“码上就业”服务,让更多的人找到称心的工作;宁湖雅苑项目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安置房配套齐全、环境优美,让越来越多群众圆了安居梦;围绕城市形象面貌,修复破损基础设施341余处,拆临拆违28处,整治提升专业市场5个… …
“ 2025年,我们将坚定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个转变”“两个更优”目标要求,《关于进一步推动平天湖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水平编制《平天湖风景区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抓好科创服务等七大产业的落地,聚焦产业培育抓升级、聚焦生态文明抓样板、聚焦对外开放抓引领、聚焦效能建设抓党建,加快构建新时代我区生态高颜值、城区高品质与发展高质量融合共生新局面,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平天湖风景区党工委副书记高峰表示。
产业升级、要素集聚,最终是为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未来,这座城市的“绿心”,将不仅仅是景区城市的公共会客厅,更是新经济、新产业朝向世界的一方舞台。(邓柱 方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