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动起来!新春伊始谋划“谋发展 转作风 抓项目”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农历己亥年的开始,全省各地正式吹响了新春谋新篇谋发展的号角,节后上班伊始,池州市先后召开两个重量级会议,全面谋划新一年发展大计:2月11至12日,池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重点聚焦池州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一主题;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2月13日,该市又召开全市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署推进2019年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风建设等工作,向全社会发出了“痛下决心转作风、大刀阔斧谋项目”的信号。

QQ图片20190215120536

要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注意到,2016年5月,备受关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审议通过。包括池州在内的安徽八个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员,按照规划,(长三角)到2030年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据《池州日报》公开报道,2月11-12日的池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门邀请了省发改委副主任,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发改委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曹发义就“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专题辅导报告。会议期间,贵池、东至、石台、青阳和该市发改委、招商局主要负责人还围绕“池州及各县区加快如何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了表态性发言。

池州市委书记王宏在学习会上讲话中表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必然选择。“池州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住这个重大战略机遇。要立足池州实际,精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池州生态、资源、区位、园区平台、要素成本、产业基础等优势,找准坐标定位,瞄准一体化的重点领域、抓好对接,扬长补短,遵循特色、错位、高端的发展路径,进一步聚焦‘三优’池州建设,打造长三角产业承接示范区”。王宏还表示,池州要尽快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构,并在氛围营造上再浓厚。

池州市长雍成瀚在作主题发言时指出,池州要解放思想、加压奋进,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真正跑出赶超的加速度。进一步发挥生态、区位、长江、矿产等禀赋优势,用足用好园区平台载体,打破行政壁垒,推动资源高效配置,加速承接沪苏浙区域产业项目落户,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产业分工协作,努力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区、旅游后花园和健康养生首选地。

QQ图片20190215120542

直视存在问题 强调转作风抓项目

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聚焦池州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一主题后,2月13日,池州市委、市政府紧接着又召开全市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署推进2019年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风建设等工作。“动员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切实转变作风,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凝心聚力促发展、实干担当抓落实,努力开创池州崛起新篇章”。此次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为主题的全市性大会,也意味着该市准备“鼓足干劲再出发”。

据《池州日报》报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池州市委书记王宏在大会上更直面池州面临的问题:面对周边城市百舸竞发的态势,面对池州人民希望加快发展的呼声,池州市少数干部在真抓实干、积极进取、主动作为、雷厉风行和敢闯敢试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王宏还分析了池州与周边兄弟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会间她更是直言:“表面上看,这些差距表现在发展数据上,但根子是人有差距,是干部的思想、能力、作风上有差距。对池州而言,只有通过干部作风的转变,把营商环境打造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王宏要求,池州全市党员干部要克服“本领恐慌”,在解放思想、专业素养、拒腐防变上再强化,进一步提升推动发展的能力素质。要深入学习借鉴浙江“最多跑一次”和江苏“不见面审批”改革经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安商亲商的营商环境。同时要从严管党治党,以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保障工作落实,要求各级“一把手”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对工作中的歪风邪气要敢于直陈积弊,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要敢闯敢试,真正做到谋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朱春友 整理

责任编辑:巢湖频道相关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招商引资,转作风,谋发展,抓项目,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