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近年来,青阳县蓉城镇百花村依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草莓种植,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让农民搭上致富快车,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基础。
棚外春寒料峭,棚内春色如许。在青阳县蓉城镇百花村草莓采摘园的大棚里,一垄垄排列整齐的草莓植株上,熟透的草莓红得夺目。前来采摘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大人和小孩提着小篮子,穿梭在田垄间,挑选藏于绿叶下红彤彤的草莓,尽享春日里的“莓”好时光。
市民鲁华说:“趁着好天气带着小朋友过来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小朋友很喜欢在这里面玩,觉得这个氛围蛮好的,而且大棚里都弥漫着草莓的香气。”
小小的草莓,不仅为市民带来了甜蜜的体验,也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采摘这块也还好,每个礼拜六礼拜天人也还不少,都是老顾客多。目前摘了10万元,大概摘了5000多斤果,基本上都卖掉了。”青阳县蓉城镇百花村草莓种植户陈运和介绍道。
种植户老陈的生意火爆,得益于村里对农特产品的大力支持,从土地承包到基础设施的完善,再到集中宣传,让广大村民可以专心致志搞种植、增产量。目前,百花村的草莓种植达到了35亩,产值在35万元左右,直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200余人。
青阳县蓉城镇百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启成表示:“通过‘大户+合作社’的模式,扩大草莓种植的规模和水平,逐步形成集休闲采摘、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发展体系,同时我村还将引进其他高附加值特色瓜果品种,放大农特产品的集聚效应,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尝到了甜头的种植户老陈,今年不仅在大棚里增加了小番茄、香瓜等其他品种,还积极探索生态种植的新路径,进一步增加“土特产”的品质和附加值。
陈运和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主要是以生态种植这方面为主,我们一般都用的是有机肥、菜籽饼,尽量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植物的抗病能力强了,可以少打农药,尽量不去打农药。消费者吃得也放心,吃得也健康。”(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