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镇敬老院院长宋志刚:带伤坚守岗位 以院“为家”

“老宋,时间还早,你吃慢点啊!”

“不不不,我要赶时间,今天下午争取把那两户测量完,不然心里不踏实。”

10月28日,刚刚参加完池州市青阳县民政系统工作例会的新河镇敬老院院长——宋志刚匆匆在食堂扒完几口饭,就急忙赶往童埠拆迁现场。

今天已经是他被抽到童埠宝武拆迁一线第18个工作日,连日来,他没休息过一天,每天早上他安排好敬老院的日常事宜就赶到拆迁现场,晚上又回到敬老院住下,挨个询问老人们一天的生活起居,对每一件生活琐事免不了再“啰嗦”几句。

(图为宋志刚在拟拆迁农户家测量房屋)

28日下午,正在认真为待拆迁居户测量房屋面积时,细心的同事突然看到老宋猛的抽搐了一下,捂着肋骨半天没吭声。问了好半天,他才不好意思的撩开衣角,只见他的肋骨处绑着一圈又一圈的固定绷带。

原来,十几天前,他不小心摔伤了肋骨,刚开始没放心上,谁知道越来越痛,去医院一拍片子显示左侧第三根肋骨骨折。恰在此时,宝武项目拆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老宋作为一名资历丰富、业务精干的“老兵”,被镇党委临时抽调到一线任测量组组长。接到命令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一直隐瞒着自己的伤情,来回奔波在拆迁一线和敬老院之间。

党镇领导得知他受伤的事情后,要他回去休息,拆迁的工作再另安排人员。现年五十多岁的老宋像个孩子一样的笑了,他说:“不碍事不碍事,大不了以后做事我多注意下就是。肋骨骨折也没好法子,不剧烈活动养着就行。镇里大家工作都那么忙,哪里还抽得出人手来?”

宋志刚,就是这样,他总是为别人考虑,唯独没考虑自己。多年来,他以院为家,46名五保户老人成了他心头最关心最牵挂的人。他所负责的敬老院位于新河镇杨梅桥村,医务室、活动室、浴室、洗衣房、消防站、养老指导中心、残疾人之家等设施设备一应齐全,而且还根据季节、时令种植生产蔬菜、饲养生猪,合理调配改善膳食,保证院民吃饱吃好。

(图为敬老院老人正在悠闲的玩扑克牌)

“宋院长比我们亲人还要细心,每天问长问短的,生怕我们吃不好,穿不暖。这几天又安排人给我们的房间进行维修,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工人一定要注意安全。”

“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敬老院不但给我们发慰问金,还要求厨房给我们加餐,每个星期的菜都基本不重复,天天都有肉吃。”

“夏天有空调,冬天有取暖器,在这里,我们吃的好穿的暖,比以前一个人在家那要舒服自在多了!”老人们一个个争前恐后的说着,幸福的欢笑声在敬老院的上空飘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敬老院是个特殊的家庭组合,成员都是孤老、残疾,由于来自不同居住条件、不同生活习性等原因,院民在个人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如老弱病疾的发生,不讲文明卫生的陋习,喜怒无常,爱生事的脾气,争强好胜的个性等。多年来,在宋志刚的带领下,新河镇敬老院全体工作人员采取以心换心,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真情感化。

对于宋志刚来说,一切的付出都是一场心甘情愿,但时代从不辜负每一个认真付出的人,他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新河镇敬老院连续三年被评定为三星级敬老院,并荣获池州市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而他本人,也被评为2019年度省级养老机构服务建设创新创优先进个人。(通讯员:洪丹)

责任编辑:孙慧娟安徽网池州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拆迁,肋骨,敬老院,新河镇,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