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脱贫攻坚的目标是斩断穷根,既要斩断上一代的穷根,更要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病根,而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充分发挥教育助推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施多元帮助与扶持,让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学、好上学、上好学”,努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无法决定出生 我要决定人生
“我常常觉得对不起我的儿子,让他出生在我们这个家庭。”江村村贫困户江蓉蓉与扶贫专干聊天时常常自责。原来江蓉蓉自身残疾,丈夫去世,家庭产生较大变故。村里专干经常会去她家与她谈心,帮助落实各类教育扶贫政策,为她的儿子带去希望工程圆梦助学金、向日葵助学金,帮助他实现微心愿等,给予他学习上、心灵上、精神上的关爱、鼓励与帮助。令人欣慰的是,她的儿子学习优异,是班上的班干部。他经常对帮助他的人说,他会学会自强自立、顽强拼搏,做母亲的铠甲,成为生活的强者。
世界以痛吻我 我要回报以歌
走进东桥村贫困户张小犬家里,墙上几排奖状引人注目。奖状上几乎全是“第一名”“一等奖”“三好学生”“100分”等字眼。原来这些都是张小犬女儿从小学到初中所获得的奖状,现在女儿已经考上了青阳最好的高中。原本说起这些,张小犬的脸上应该充满自豪,可是他却带着一丝忧愁。原来女儿从出生就患有疾病,腿部基本是没有什么力气的,从小到大,学校大门都是母亲搀扶进去的。尽管与常人不同,女儿却从来没有自卑自弃过,满墙的奖状、优异的成绩、乐观的心态是她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张小犬一家2015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里为其争取各种教育资金,帮扶人也积极与张小犬女儿所在学校沟通,帮助其完成学业。张小犬夫妻尽管自身学历不高,但他们一直奉行“人穷志不短,家贫教不缺”的教育信条,即便生活不易,仍然尽最大努力让女儿像正常人一样读书写字,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并告诉她“学会感恩”和“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待我学成归来 我要回报社会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朱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桂平靠着自己的裁缝手艺与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独自抚养女儿成长成才。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随后考上了安徽大学,在学校里年年拿优秀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习奖学金,2018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华中科技大学读研,还拿了一等奖学金。女儿的努力和优秀,让王桂平很欣慰。“女儿很懂事,她知道国家的教育扶贫让她减免学费,每年还有3000元的生活补助,平时基本不找我拿钱,奖学金也会给我存着,让我花,寒暑假都会第一时间回家帮别人补习,一刻也不让自己停着。她说等她研究生毕业,她要回家乡找工作,回报家乡。国家好政策让我们脱贫了,女儿用行动来感恩,我很高兴,很支持。”
当前,通过教育扶贫,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一批批贫困群众学到新技能,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命运被改变。相信教育扶贫一定能“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撑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明天。(通讯员:刘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