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蓉城镇:“一核两措三治”开启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动能

安徽网池州消息 近年来,为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青阳县蓉城镇青山村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定位,围绕“一个核心”、“两项措施”、“三级治理”,逐渐形成以学习型、发展型、服务型为主要特征的“三型”党建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水平,有力助推了乡村经济的新发展。

强化“一个核心”,全面提升党组织凝聚力。聚焦乡村振兴新形势、基层组织建设新要求,结合村级建制调整,选优带头人,实现群众基础好、年富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面加强村党委对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其他基层治理力量的领导,制定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推动群众意愿与村党委决策有效衔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改造老三增小学,整合政策性扶持资金10余万元,建成阳光服务站点,打造“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

落实“两项措施”,全力构建集体经济新体系。一是优化党员管理机制。实行一名党员结对帮带一名脱贫户,帮助选准增收项目、给予技术指导等,努力实现“一名党员带一户,户户走上富裕路”。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群众向党组织靠拢,逐步培养成先锋党员。二是扎实推进青山村下林场青梅黄精基地建设。该项目于2019年7月正式启动,目前共种植青梅150亩5000余株,林下种植黄精55万余株。2022年准备再发展黄精种植100亩、引进黄精深加工项目、建设黄精驿站等,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

优化“三级治理”,全速开创基层党建新模式。一是党组织牵头。青山村党委以点连线,以线成面,形成村“两委+网格+党员群众”的管理制度,在推进村庄安全环保、违建管控、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村两委牵头负责,网格责任人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带动,普通党员、志愿者、村民一起加油干。二是党员示范。通过党员示范引领,设置党员示范岗,组织召集党员开展村庄综合整治等工作,鼓励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树形象、立标杆”,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党群共治。充分发挥党群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征集和服务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促使志愿服务呈现“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抗灾救灾中,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通讯员:苏醒)

安徽网池州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群众,党员,党建,黄精,村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