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近年来,青阳县杜村乡在大力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积分管理运用机制,通过建立“道德银行·积分超市”,对文明行为进行量化管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村民凭借存折选购物品
行为量化,道德评价“实”起来。为进一步发挥和提升村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杜村乡在五阳村河南组打造首家以“质朴五阳·德润河南”为品牌的“道德银行”。“道德银行”由村党组织负责落实落细,按照“随时随地储蓄道德,每一季度分享收获”为准则,比照银行储蓄形式,围绕“孝敬老人、家庭教育、兄弟姐妹关系、邻里关系、热心公益、支持村“两委”工作、移风易俗、摈弃陋习恶习”等方面设立正面清单八大类17条、负面清单八大类32条,将村民的行为评价赋分,让道德行为可量化可评价,进而实现以德促治,使无形的道德变成了有形的积分存入存折,通过积分进行日常生活用品兑换,进一步引导群众形成道德自觉,通过上下联动,逐步构建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
村民首次兑换物品后开心的讨论
规范运行,日常行为“评”起来。为推动“道德银行”的规范化运营,让抽象的道德建设变得可触摸、可量化,五阳村将“道德银行”操作流程、实施办法、积分使用兑换方法全部上墙,一户一存折,并按照“发现线索、登记公示、随时兑换、季度评比、年终表彰”的原则规范运行,全程公开公平。具体线索可由行为人自荐、群众推荐或者收集箱收集的形式进行收集,由村党组织具体负责人登记后进行集中公示,村民可随时随地兑换物品,每季度通过“党群屋场夜话”的形式进行评比,对积分高的村民给予表扬及上墙,年终按照得分高低评选出5—10户“道德模范家庭”,并对获评户发放荣誉证书,向上推荐表彰,进一步弘扬村民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让德者有得、参与者受益,争当良好道德品质的“代言人”。
道德银行外观图
握指成拳,乡风文明“活”起来。通过实施“道德银行”,有效引导公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以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各个环节,由原来的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现在的村、组、户三级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拧紧了乡村治理的关键“螺丝”。让道德行为转变成“真金白银”,让村民从之前的“比吃比穿”转变成“比道德比积分”。“道德银行”开张后第一天,10余户村民自发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让村组卫生实现了净、美、齐的华丽转身。“道德银行”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激活了村民自治效能,实现了“文明行为—道德积分—物品兑换—文明行为”的闭环式道德正向转化生态,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向村民解释“道德银行”的运行机制
小积分大能量,储道德促共治。下一步,杜村乡将以点带面持续推动全乡信用积分管理体系建设,以信用积分兑换激发村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激情,让“信用进村组”成为一种新风尚,让诚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通讯员:吴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