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青阳县杜村乡西河村村民王建中患腿疾行动不便,但他身残志坚,积极向上,十分热爱戏曲、书画、剪纸、泥塑等传统民间艺术。十几岁跟随父辈学习戏曲、雕刻,父辈的熏陶加上多年的历练,让天赋聪颖的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通过长期摸索,在戏曲、美术工艺上都有了较高的造诣。
除了美术工艺,他更精通乐律,尤其是黄梅戏。编写剧本,组织演员排练,参加演出,这对于王建中来说是常事,通常他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同时负责整个团队的运作。黄梅戏、目连戏、傩戏傩舞,八都小调,就这样从村里唱到了乡外,贵池梅街、石台七都、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安庆宜秀区乃至江苏张家港市,都有艺术团的足迹,在本地、周边县市产生了很大影响,慕名学戏的越来越多,学员大多来自周边乡村,王建中本着“对外传播、对内传承”的原则,通过“老带新、手把手教学”,培养了很多民间文艺人才,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有力推动了杜村优秀文化的传承。除了社会演出,王建中还热心公益事业,每年定期走进杜村敬老院慰问,向院民发放物资,给老人们带去精彩的文艺演出,着实暖了老人们的心。
王建中全年常态化开展戏曲培训、促进优秀民间戏曲作品舞的创作与推广,引导并提升戏曲文化传承有序、健康向上的发展,牢牢把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导向和工作导向,开展戏曲培训,授徒演出,在全乡各村开展公益演出,送春联下乡、推动广大群众的文艺热情,关爱老年群体,常看望杜村敬老院院民。他带团积累了近30年的戏曲演出舞台经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文明实践服务,如今每年参加公益演出、市、县戏曲专业比赛,结合杜村本土特色,编创了《杜村山歌》《杜村傩舞》《抗疫山歌》《美丽红光》《颂党恩》《家国同梦》等文艺作品,组织义演,为群众带来欢乐,为杜村民间戏曲文化的传播、发展及乡风文明的传扬做出了贡献。
如今,青阳县杜村乡王建中虽已年过半百,他仍不忘初心,发挥余热,一心致力民间艺术传承,正如王建中本人所说,“老祖宗的东西一定不能丢,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通讯员 孙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