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青阳县杜村乡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创新路径,多途径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扩量增效、蓬勃发展。
党建领航,建强集体发展“主心骨”。坚持以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事宜,常态化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月调度、定期通报等制度,每月对各村级集体经济有关情况进行排名,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并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研专班,深入11个行政村详细摸底调研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情况,把脉问诊寻症结。并结合大多数党员群众白天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开展“党群屋场夜话”工作法,以党员群众夜话座谈的方式,注重收集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步出台了《杜村乡“十四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为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指明方向,同时,认真落实《青阳县激励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鼓励各村村“两委”成员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断激发全乡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和干事创业热情。
人才护航,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力”。把建强村级带头人队伍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力保障,2023年,公开招聘5名村级后备干部到村任职,上级部门先后从8个帮扶单位中择优选派驻村工作队员11人,帮助村级班子谋思路、跑项目、找市场,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拓宽致富门路。鼓励10余名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村大工程提升学历,并积极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市、县两级各类培训,同时通过以会代训、实践体悟、“擂台比武”等方式提升“头雁”带头带领带动发展集体经济能力,切实为持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启航,瞄准增收致富“坐标轴”。青阳县杜村乡实行“挂图作战”工作模式,鼓励各村党组织拓展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积极整合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力量,千方百计谋划争取项目,并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以联盟为纽带,充分盘活村级闲散资源,整合联建村集体资产,发挥资本、资源、产业优势,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如河东、西河、五阳、上峰4个村联手成立农特产品村级联盟,经营黑糯玉米、土鸡、土鸡蛋、黑木耳等特色产品,并利用杜村乡区域公共品牌商标“风味八都”和“杜村人”,统一打包、统一销售,促进各村农特产品产销一体化发展。红光村、新丰村、长垅村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让村集体吃上“旅游饭”,打造了春可赏花、夏可漂流、秋可摘果、冬可禅修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2023年杜村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15.169元,村均收入74.1万元,切实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扩量提质增效。(通讯员 吴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