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杜村乡:三聚焦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安徽网池州消息 近年来,青阳县杜村乡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人才、产业、基层治理三个环节,不断创新思路,全方位夯实组织基础、多举措补齐一线短板,多维度打造特色亮点,通过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确保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聚焦人才,以“党建+”筑堡垒激活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在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的基础上,杜村乡加强与先进地区、先进支部的交流。2024年先后推选2名优秀村支书赴常山县新昌乡交流学习,接纳省外村干部到村交流1人次。并与常山县新昌乡达塘村开展互动交流1场。在展现自身工作的同时,也以先进为榜样,提振全乡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充分利用流动党员返乡高峰期,依托农耕文化节、山地自行车赛、各类民俗活动、宣讲推介等,大力宣传杜村乡优质资源及市县人才相关政策,不断将致富能手、实用人才等吸纳到村组织后备力量队伍进行培养。常态化开展乡党委落实联系服务人才活动,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困难和问题10余件。聚焦中心工作,以乡情吸引资源、以乡愁增进认同,立足能人学识专长、创业经验、人脉资源等优势,鼓励能人为家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牵线搭桥。

聚焦产业,以“党建+”谋发展促振兴。乡村富不富,关键看产业。近年来,杜村乡从盘活存量集体资产、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带动等方面出发,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截至4月份,杜村乡11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420万,其中宗文、河东、龙华3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同时,紧紧依托罗腊英故居、农村党建馆、家风家教馆等相关红色资源,打造以红光村为主训基地的杜村乡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布局8村10个现场教学点位,打造三条实训路线,承接各类培训、观摩5000余人次。打造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节,依托修身古道、陌上星空、情缘谷漂流等文旅项目资源,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研学和党团建活动筹划,通过媒体及网络宣传,取得一定成效。2024年成功举办农耕文化节,吸引2000余名游客参与其中,活动热烈受到省内外媒体关注。

聚焦共治,以“党建+”聚合力添动力。乡村活不活,关键在治理。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完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两委”班子例会议事制度、“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等工作制度,规范党务村务管理;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保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整合乡村资源,组建党员“1+1”志愿队,通过党员认领服务、组织派发任务等方式,为服务区提供邻里互助、脱贫帮困、纠纷解难等点对点帮助。召开“党群屋场夜话”“凉亭议事会”等党群议事会50余次,切实做到党群促膝交流听心声、真心实意解难题,有效打造了基层治理的“矩阵网”。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做好全乡5000余户信息归集采集工作,办好100余场乡风文明评议,同步做好靶向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信用村试点建设的主动性。为建立乡村治理奠定基础。(通讯员 吴津晶)

安徽网池州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杜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