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风景区:以“三项机制”为抓手打造 治理欠薪新模式

安徽网池州消息  2024年,九华山风景区通过专项执法行动、提升监管质效、分类量化调度等措施,有效打击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推动风景区根治欠薪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共办结立案处理劳动保障监察违法案件30件,其中立案处理3件,共涉及劳动者150人次,其中涉及农民工工资类21件,追回劳动者工资待遇80余万元。

创新案件查办机制,部门联动更有力。一是夯实交办机制,拧紧责任链条。坚持“人社牵头协调、行业部门监管和乡镇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到重点劳资纠纷案件受理后,第一时间交办至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沟通促成劳资纠纷案件由劳动监察、行业部门、乡镇和企业共同处理,压实压紧根治欠薪各方责任。二是开展联合行动,化解疑难纠纷。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全面摸底排查核实欠薪问题和欠薪隐患,深入了解欠薪发生的原因、金额、人数,准确掌握风险隐患和欠薪底数,建立工作台账,督促企业核实处理并出具承诺书及解决方案,分类施策强化治理。

创新风险预警机制,动态监测更有效。一是开展日常检查。组织开展“安薪行动”“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严格落实工资专用账户、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制度落实和工资支付主体责任,减少企业欠薪隐患。聚焦房建市政工程领域在建项目及民宿、寺庙装修社会性项目,联合住建、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在建工程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制度检查8次,检查在建项目13个、民宿寺庙装修项目50个,发现存在不能及时足额支付工资等问题5个,并已限期整改完成。二是实施监测预警。积极做好与住建、交通和水利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及时掌握项目审批、开工信息,确保新开工项目、人员及时纳入池州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信息平台监管。加强在建项目日常监管,实时动态监管在建项目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处置预警信息5条。同时,对欠薪线索集中的项目、企业,及时发函提醒、预警。

创新源头防控机制,常治长效更有用。一是上好“开工第一课”。安排劳动监察工作人员走进项目部、工地一线,通过送法律、送政策、送案例等多种形式,面对面指导在建工程建设项目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切实提高项目相关单位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自觉性。组织开展“送法进工地”活动10余场次,发放各类治理拖欠工资法律宣传读本2000余份。二是拓宽投诉维权渠道。全面畅通窗口、电话、“码上维权”小程序等投诉举报渠道,实现在线举报、实时投诉、“掌上”维权。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将工资发放时间、劳动监察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确保农民工投诉有门、维权有路。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在“五一”劳动节等节点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方式加大普法宣传覆盖面,使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800余份,张贴横幅20余条。(张兵兵)


安徽网池州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九华山风景区,劳动保障,治理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