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正值春耕繁忙之际,水流潺潺,生机盎然。近日,青阳县杜村乡龙华村的友谊山塘挡墙修复工程全面竣工,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周边村民的灌溉与出行难题。这座肩负着百亩农田灌溉重任的山塘,因挡墙垮塌,一度成为村民的“心病”。今年3月,杜村乡抢抓农时,迅速行动,投入5万元开展紧急修复工作,仅耗时15天,便成功消除隐患,为春耕生产和村民安全出行筑牢了坚实保障。
隐患突显:断了陆路,堵了“心路
友谊山塘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周边3个村民小组200余亩农田的灌溉水源,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去年汛期,连续的强降雨致使山塘西侧一段约15米长的挡墙发生垮塌。不但阻碍了交通,而且降低了塘体蓄水能力,严重影响灌溉,堵住了村民的“心路”。村民王大哥回忆道:“山塘挡墙垮塌后,出行道路受阻,车辆只能绕路,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而且垮塌土方降低了山塘的蓄水量,灌溉收到很大影响。”杜村乡相关部门在巡查中发现,垮塌区域持续遭受雨水冲刷,存在进一步塌陷的风险,若不及时修复,将对春耕灌溉和村民出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精准施策:多方联动,迅速修复
为确保春耕不受影响,杜村乡果断出击,迅速统筹整合乡内各项资金5万元,并组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实地勘查,制定了“清淤+加固+拓路”的一体化修复方案。3月10日,施工队正式进驻现场,采用浆砌石加固技术重建垮塌挡墙,同时清理塘内淤泥200立方米,对受损道路进行拓宽修复,长度达40米。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全程驻点指导,村“两委”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协助搬运建材、疏导交通,有力保障了工程的高效推进。
成效显著:水畅其流,路通民心
3月25日,崭新的山塘正式投入使用。加固后的挡墙厚度增至0.8米,塘体蓄水量恢复至0.8万立方米,能够满足周边农田两轮集中灌溉的需求。原本受塌方影响的道路也得到加固拓宽,宽度达到3.5米。杜村乡副乡长舒守昌表示,此次修复工程惠及农户80余户,预计可助力水稻增产约2万斤。
下一步,杜村乡将对辖区内613座山塘开展汛前“体检”,建立“一塘一策”管护机制,全力守护农业生产的“命脉”。(通讯员 刘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