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法律明白人”及社区工作者的法治素养和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推动基层治理向法治化、专业化方向迈进,近日,贵池区清溪街道联盟社区联合法律顾问袁嘉敏律师开展“法律明白人”专题业务培训,通过“座谈交流+案例剖析”形式,聚焦社区基层治理、信访件办理、12345热线处理及矛盾纠纷调处等核心工作场景,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法律实务指导,助力打通基层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基层治理,法律顾问“把脉开方”。培训会上,法律顾问袁嘉敏律师紧密结合清溪街道联盟社区工作实际,深刻阐述了“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她强调:“作为连接社区与居民的‘法治纽带’,“法律明白人”不仅要熟知法律条文,更要提升用居民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化解矛盾的能力,让法律知识真正融入百姓生活。”针对社区常见纠纷类型,袁律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核心,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在邻里关系专题中,结合“噪音扰民”“高空抛物”等真实案例,引导社区工作人员理解相邻权、侵权责任等法律概念,并现场模拟调解流程,切实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实操能力。
规范信访办理,依法分类与程序规范。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件和12345热线时遇到的“重复投诉”“涉法涉诉转办难”等问题,袁嘉敏律师对《信访工作条例》进行了系统解读。她指出信访事项需严格区分“申诉求决类”“检举控告类”“建议意见类”,对涉法涉诉事项应引导群众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避免“以访代诉”。例如,某居民因邻里纠纷多次拨打12345热线要求“社区直接处罚对方”,袁嘉敏律师建议,社区应首先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若调解未能达成一致,则需告知居民可通过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及时向热线平台反馈处理进度,确保工作程序规范有序,避免出现程序空转现象。
创新调处方法,构建“三步工作法”。在矛盾纠纷调处环节,袁嘉敏律师总结并推广了“听、析、解”三步工作法,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第一步,耐心倾听记录。耐心倾听纠纷双方的诉求,坚决避免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重点记录争议的核心焦点,如涉及的金额、时间节点以及责任主体等关键信息;第二步,精准法律分析。快速精准定位适用的法律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相关内容,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当事人解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第三步,着力化解纠纷。优先引导双方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若调解无法实现,则为当事人提供“调解+仲裁/诉讼”的分流建议,确保纠纷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清溪街道联盟社区党总支章书记表示:“此次培训让社区工作人员实现了从‘凭经验办事’到‘依法理处事’的转变”。下一步,社区将推动法律顾问深度参与社区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工作,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法治动能。”
此次专题培训通过“问题导向+实务指导”的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为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基层治理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推动社区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 熊美桂)